重磅!司法部将“取消国籍”列为优先事项,冒领白卡都可能被取消国籍
美国司法部近期的一项政策调整,正将剥夺公民身份推向移民辩论的中心。根据6月11日发布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司法部要求联邦检察官优先处理涉及已入籍公民的“取消国籍”案件,并大幅放宽了可触发这一程序的犯罪类型认定标准。这一举措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收紧移民政策的最新动作,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宪法权利、程序公正以及公民身份本质的激烈争论。


司法部助理部长布雷特·舒马特在备忘录中明确表示,取消国籍将成为该机构民事部门的五大执法重点之一。他写道:“民事部门应优先考虑并最大限度地推进所有法律允许且有证据支持的案件的取消国籍程序。”

新政策主要针对两类行为:
国家安全相关犯罪:包括隐瞒与恐怖组织、纳粹或党派的关联;
欺诈行为:如医疗保险欺诈、薪资保护计划贷款欺诈等经济犯罪。
然而,备忘录中的一项条款引发了法律专家的担忧——它赋予检察官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允许他们根据“案件重要性”自行决定是否推进剥夺国籍程序。西北大学法学教授史蒂夫·卢贝特批评这一措辞过于模糊,可能导致执法不公:“很多类别非常宽泛,甚至不清楚它们是否与入籍欺诈直接相关。”
备忘录称,任何“民事部门认为足够重要的案件”,都可成为取消公民身份的对象。根据2023年统计,近2500万移民已正式获得美国公民身份,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可能在这一新政中受到影响。


6月13日,英国裔美国退伍军人埃利奥特·杜克成为新政策下的首个公开案例。杜克因传播儿童性虐待材料被判有罪,法庭认定其在2013年入籍时隐瞒了此前在德国服役期间的犯罪行为。司法部助理部长舒马特在声明中强调:“如果你在成为美国公民之前犯下严重罪行,然后在入籍过程中撒谎,司法部就会发现真相并追究你的责任。”
然而,此案的程序公正性受到质疑。由于取消国籍属于民事诉讼,杜克无权获得政府指派的律师,而他本人因经济困难未能聘请私人律师。最终,法官裁定撤销其美国国籍,使其陷入无国籍状态。杜克向媒体表示:“当我读到命令的内容时,我的心都碎了。我的世界崩塌了。”
保守派传统基金会的汉斯·冯·斯帕科夫斯基支持司法部的做法,称“成为美国公民是一项特权,而非权利”。但凯斯西储大学法学教授卡桑德拉·罗伯逊反驳称,通过民事程序剥夺国籍降低了政府的举证责任,可能违反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程序”原则。



剥夺国籍并非新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主义时期,美国政府每年处理约2.2万例取消国籍案件,主要针对党派人员或所谓“颠覆分子”。1967年,最高法院裁定此类政策违宪,认为其创造了“两级公民身份”,案件数量随之骤减。
然而,奥巴马时期的“雅努斯行动”重新激活了这一工具。该行动利用数字技术筛查几十年前的移民档案,以国家安全为由追查潜在的欺诈案件。特朗普政府则进一步扩大适用范围,并通过民事法庭提高执行效率。
移民法律资源中心政策主管萨米拉·哈菲兹警告,当前政策可能导致“次等公民”的出现:“这相当于试图创造第二类美国公民——那些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人,始终面临失去身份的风险。”
新政策的影响可能远超个案。法律专家指出,若父母被剥夺国籍,其通过衍生公民权获得身份的子女也可能面临身份危机。此外,司法部未明确说明如何处理因此成为无国籍者的个案,这可能引发国际法与人道主义问题。
坦普大学法律创新与技术研究所执行主任劳拉·宾厄姆强调,公民身份应当是稳固的:“它不应该是一种可以随时被撤销的特权。如果政府持续回溯审查,整个移民体系的信任基础将被破坏。”
文章来源:公众号—大纽约生活网
【重要提醒】
↘↘点我免费发布一条本地便民信息↙↙(微信搜索niuyuehuarenjie加小编好友,注明,免费拉您进群聊),优先通过审核。